心血管科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指南

时间:2023-3-15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脸上长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50603/4633656.html

|心血管科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指南|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人体阳气不足密切相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是温补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研究表明,穴位贴敷对补益人体阳气、改善血液循环等疗效确切。多年来,心血管科总结了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疾病的穴位贴敷方剂,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选取人体阳气旺盛的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心俞穴,配以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或任脉中的膻中穴,达到鼓舞阳气,减轻症状、减少发病次数、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贴敷部位

心俞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穴可调补人体的阳气,起到春夏养阳的作用。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任脉之气在此吸暖胀散,有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之功效。

涌泉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穴为井穴,有散热生气之功效。

适应证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证属心阳不足,或兼痰、瘀者。

贴敷禁忌

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慎用;瘢痕体质者慎用;皮肤过敏者慎用。贴敷注意事项

贴敷药物期间,应当注意着装,尽量穿深色衣物,防止药膏污损衣物;贴药后不宜做剧烈运动以防药物脱落;贴敷药物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也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刺激、牛羊肉等食物;在取下贴敷药物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要搓、抓、挠背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贴敷后如有不适,如:局部刺痒,疼痛,出现疱疹或皮肤破溃等请立即取下药物,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贴敷流程

集中贴敷

头伏:7月21日(周三)

08:00-11::00-16:30

二伏:7月31日(周六)

08:00-11::00-16:30

三伏:8月10日(周二)

08:00-11::00-16:30

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的人流聚集,请就诊患者做好个人防护;疫情防控期间,为防止人群聚集,建议提前预约缴费,错峰贴敷;具体工作已现场安排为准。



转载注明  http://www.zzzsl.com/jbby/1465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