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抉择放弃还是继续治疗
我想说以为我的一位特殊病例,我同事的母亲。
我同事的母亲是一位国企退休职工,她的身体平时非常硬朗,有一天我得知他的母亲因为一场普医院,经过两天的治疗,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住进了ICU,情况非常危急。
由于我和我同事关系非常不错,在打电话中了解到他母亲前几日经常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刚开始觉得只是普通的感冒,只是吃了感冒药,后来发现感冒症状越来越严重,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医生告诉她母亲情况比较严重,需要进行住院治疗。医生也告诉他家人患者出现了心衰、病人也出现了呼吸困难,喘不上气,让家人做好心理准备。
当我休息的时候,医院看望了我同事的母亲,不过比我想象中要乐观一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还算稳定,就是从化验的指标来看,脑钠肽非常高,我询问医生病人的情况,他告诉我病人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是心力衰竭,从指标来看脑钠肽指标非常高,我们查了几次都是非常高。我安慰了我的同事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ICU的第7天,他母亲的病情缓解过,医生看到了指标在降低时尝试过脱了呼吸机,拔掉气管插管,但是拔管后又出现了明显的呼吸困难,所以只能重新插上气管。
我同事打电话给我说他想着冒险将自己的母亲转运到上海进行治疗,我听了之后觉得以他母亲现在的状况,转院无疑是非常冒险的办法,尤其向他母亲无法脱离呼吸机是非常被动的。不过我同事表示只要能救,万分之一的就会也不会放过,医生也觉得可以试一试,毕竟大城市治疗会更好一些。
我了解到了重症病人如果需要长途转运的注意事项,第一,转运前,首先需要与医生进行沟通,在医生对病人充分评估病情后判断可以转运后再转,一定不能勉强,否则容易在路上出事情。第二,通常情况下,都需要患者家属自己来联系付费救护车。救护车上会有医生、护士、也有呼吸机,常见的抢救装置也是有的,所以价格比较高,要提前准备好费用问题。
再转运途中,也是惊险万分,由于路途比较远,病人的手脚动作也是比较多,右手的留置针都蹭出来了,流了很多血。好在病人还有深静脉穿刺管,还能继续使用药。他们给临时加推了一支安定(镇静药),才把她压下去了。但是镇静药使用后,血压就垮了,他们又赶紧把甲肾上腺素(升压药)的剂量往上调,这才勉强稳住局面。病人上呼吸机,一般都需要镇痛镇静治疗,一方面减轻氧气消耗,另一方面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但是镇静药也有弊端,其中之一就是会导致血管舒张,引发低血压。为了对抗低血压,医生又不得不给了升压药。
第二天傍晚,医院,直接住进了ICU。病人病因未明,得仔细进行检查。跟他们聊天中得知,他的母亲以前得过肝癌,但那时早期肝癌,手术切除了,恢复得也比较好。医院担心可能肝癌复发了,转移到心脏的可能。
第二天一早,他跟主任汇报了病人的详细情况,主任说暂时没有更大的发现,只能先观察吧。心内科、呼吸内科医生会诊,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在住院的第四天,他发现他母亲得四肢肌力极其低下,后来他回想到发病的那几天,腿脚无力,站不稳。这极大地给了医生得提示,莫非是神经肌肉方面得疾病?比如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
于是安排给病人做了肌电图,果然,她的四肢肌肉神经都是有损失的。又给病人做了脑脊液检查,不过抽一管血和一管脑脊液,送到外面机构检查,做相关抗体,如果阳性,那就确诊了。但是这个检查比较贵,而且都是自费的。
第二天结果出来了,就是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个外周神经炎症损伤了的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外周神经炎症性疾病。说通俗一点,就是体内的免疫系统紊乱了,攻击了自己的外周神经,而神经是支配肌肉的,最终会导致四肢无力甚至呼吸肌肉麻痹,起病初期会有1-3周的呼吸道或者胃肠道症状,比如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非常容易误诊。
不过经历了这么长时间,这昂贵的检查项目没有辜负我们,病情终于水落石出了。但是这个病,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损伤了神经导致的,大剂量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应该会有帮助,也就是说,这两种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病情,可问题又来了,他们都非常昂贵,尤其是丙忠球蛋白,一支要元,一天得用8支,一次要连续用5天,得花小3万元,经济负担不小啊。
经过1个月的治疗,病人已经停掉了镇静药,人是清醒的,明白周围的一切,但是肌肉力量还是为0,脱不开呼吸机,上天眷顾了他的母亲,让他终于有时间在这里逐步恢复,乃至康复出院。
古兰巴雷这个病,大多数都是能康复的,需要的就是时间。现在病人已经扛过了严重的并发症,肺炎好的差不多了,就等神经恢复了。这时候,她的住院差不多50天了,算了算账单,也估计有了40万,坚持到这里,家人们终于还是支撑不住了,说已经尽力了。大家的意思觉得人死了,年轻的人还要活着,没必要人财两空,这个决定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最后还是觉得离开ICU回老家。正当联系救护车的时候,医生说反正回家脱开呼吸机就是死,还不如今天再试一试,看看病人能不能脱离呼吸机了,前两天尝试后是失败的。但是,所有人都想不到,脱离呼吸机10分钟,她竟然没有以往那种明显的呼吸窘迫了。她的呼吸是平顺的。我一抬头看心电监、血压、心率、呼吸频率都是正常,就连血氧饱和度都维持在%(普通吸氧)。
虽然四肢肌肉依然很差,但那无所谓,只要呼吸肌恢复了,肌体的肌肉力量恢复也是迟早的,起码看到了希望。而事实上,病人突然好了,看似突然,实际上也不突然,这不是突然出现的奇迹,而是坚持了很多天的结果。其实就差一点点时间,早几天放弃人估计就不在了。
他母亲终于出院了,医院继续治疗,后来顺利摘掉了气管切开管,封堵了切口,没有几天伤口也愈合了,可以开口说话了。
科普小知识
ICU费用高昂,当医生说可能会人财两空的时候,怎么办?要不要继续治疗。
这是天底下最困难的问题,我们有很好的答案,但是我的做法是:继续治疗几天看看,如果好转了,就继续咬牙坚持,如果没有好转,病人看起来十分受罪,就果断放弃,这是折中的办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我觉得人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会经历,询问病人的意见也是该有的,前提是他是清醒的,家庭经济情况也决定着之后的决定。
- 上一篇文章: WHO颁布首部高血压防治指南,8大推荐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