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武大夫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和常用穴位

时间:2016-11-24来源:疾病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上周六继续学习中医,参加了高其武大夫的《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和常用穴位》的讲座,修正了很多自己之前学习推拿的谬误。最大的收获却不是如何推拿,而是在听讲座的过程里,继续被高大夫那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哲学态度所滋养。

我观察到他在传授技巧的同时,继续更多地呈现了一种跟随孩子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背后,依然是上周主题的延展:顺应,跟随生命的节奏,做不焦虑的妈妈。

跟随的背后是对生命全然的信任,是不替代,不控制,不卷入,是陪伴,是听命,是退后。这一退一往的过程,交互成了我们的亲子关系,也演化了我们和孩子疾病之间的关系。

是保健还是治疗?每一个推拿按摩的背后都辩证的讲述了我们采取这个行为背后的目的,目的很重要,不能混淆。这次讲座一共讲了12个手法,包含了3个保健手法,每个手法都需要介质,比如淀粉,痱子粉,婴儿油,葱姜水等等,用以保护孩子的娇嫩皮肤,或者介入药效。每个手法的按摩时间,次数都以3岁孩子为例,不同年龄的孩子请酌情增减。

下文将一一进行记录,一为整理,二为复习,欢迎围观。

一开天门次:

适用:发汗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介质:葱姜水

二推坎宫次

适用:发汗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

介质:葱姜水

三运太阳次

适用:发汗

位置:太阳穴,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向孩子的耳朵(耳后)方向揉

介质:葱姜水

四揉耳后高骨次

适用:发汗

位置:耳后高骨向下滑的凹陷处,请注意不是风池哦,位置比风池高一些。

手法:向孩子后背方向揉

介质:葱姜水

这四大手法统称为外感四大手法,需要按照顺序操作。用于外感风寒,开毛孔,发汗之目的。

大人小孩均可适用,汗出即止。意思是按照以上顺序进行推拿,不论是否做完,见到孩子出汗就停止。

需要强调的是外感四大手法的目的就是发汗,而非退烧。很多妈妈现场提问,这是不是就是退烧的方法,因为自学成才的妈妈们平日里孩子一发烧基本都会用这四个手法。高大夫不断强调,这四大手法就只是发汗的。发烧的原因很复杂,外感发烧需要发汗,积食发烧需要化食,惊吓发烧需要定惊。这原因不同,使用的手法是很不相同的。

我这才明白,三岁以后儿子的发烧我使用这些手法就是没法儿退烧的原因:我都当作需要发汗来处理了,但是儿子三岁以后发烧基本都是积食引起的,不对症,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痛苦。

如果以上4个手法孩子还未出汗,可使用第五招。

五拿风池10次一组,最多5组

适用:发汗

位置:后脑风池

手法:大人一手虎口卡住风池(风府),快速拿捏,10次一组

介质:葱姜水

此手法三岁以上的,不论大人孩子,最多做5组。2岁3组,1岁2组,半岁以下1组。

这个手法,孩子会感觉疼痛,如果想快速发汗,也可以跳过1-4的手法,直接做5,孩子通常疼得挣扎大哭,汗也就发出来了。

六黄蜂入洞4-5分钟

适用:鼻塞,或者帮助鼻涕外排。

位置:鼻洞两侧或者嘴唇与鼻洞之间

手法:按揉,上下或转圈按揉均可。

介质:葱姜水

七膻中穴10分钟

适用:咳嗽

位置:双乳乳头连线中点,摸上去是一个骨头

手法:大拇指两侧分推至乳头外侧点压

介质:淀粉,痱子粉,婴儿油均可

变通手法:

A横搓前胸:在连线上用手掌搓,用于只是咳嗽

B横搓后背:在后背对应位置上用手掌搓,此手法尤其适用于着凉引发的咳嗽

C推肩胛:从大椎沿肩胛两侧八字分推

八神阙(肚脐)摩腹圈×2

适用:日常保健手法,促进脾胃运化。小儿先天脾胃不足,这个手法在孩子不生病的时候建议常常使用。

位置:肚脐为中心

手法:双手搓热,从肚脐眼开始逆时针摩腹,往外扩展画圈,通常三岁摩腹圈之后,再反向(顺时针)缩小按摩圈至肚脐。半岁36,1岁49,2岁81如此类推。

介质:淀粉,婴儿油均可

饭后至少1小时才能摩腹。大人也可使用。3岁以上的,可计算时间,单向5-10分钟,务必再反向5-10分钟。

九太极按摩30分钟

适用:日常保健手法,促进运化。

位置:肚脐为中心

手法:双手搓热,掌心对齐肚脐,跟随孩子的呼吸,起时:掌心吸,伏时:掌心松。(肚子鼓的时候仿佛掌心在吸起,肚子下去的时候,掌心也放松。)手掌不离开,一直亲肤。

介质:无需介质

这个方法通常做几分钟之后,就能听见孩子的肠胃咕咕叫,很好玩儿。

十捏脊5~10遍

适用:保健手法,振奋阳气。

位置:屁股至大椎的脊柱两侧

手法:提起孩子的皮往上捏推

介质:婴儿油,淀粉均可

火旺的孩子从上往下捏,可以帮助孩子安静下来。那些活蹦乱跳的孩子半夜不睡,如果从下往上捏脊反而振奋阳气,会更兴奋。

以上三个手法都是保健手法,孩子生病的时候需要停止操作。

十一天柱骨3-5分钟

适用:气顶,咳嗽,呕吐,过于兴奋,帮助睡眠

位置:颈部到大椎的颈椎

手法:从上往下捋

介质:婴儿油

十二七节骨4分钟

适用:往上推治疗拉肚子,往下推治疗便秘

位置:尾椎底部的屁股上的三角区

手法:推

介质:婴儿油

讲座的时候,有的妈妈很纠结孩子的体位?睡着了还是没睡觉的时候?时间长短?高大夫分享了他给孩子按摩的经验,某次他的儿子泡温泉外感风寒发烧了,需要发汗,孩子累得趴在沙发上就睡着了,高大夫就只做了孩子的一侧,并不纠结是不是要把孩子翻过来操作。

他说,让我们顺应孩子的体位,辅以按摩推拿或者保健,这其实就是在“顺应孩子的神”。

年12月18日

记行知堂高其武大夫讲座《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和常用穴位》

本文选自“Tara心世界”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转载注明  http://www.zzzsl.com/jbzd/172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