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心病严防心衰和肺高压
心衰是先心病患儿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呼吸急促、紫绀等,是患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一旦并发器质性肺高压,造成了右向左分流,就失去了手术机会了。
三至五成的先心病患儿在出生后即因为心血管畸形复杂或肺充血的原因而处于高危状态,如果不早期及时治疗会发生夭折,据统计先心病患儿1岁内的自然死亡率已达到20%至50%。随着年龄的增加,先心病还将并发多种并发症,增加手术的风险,甚至发生肺血管梗阻性病变而丧失手术的机会。因而先心病应及早治疗,注意防范以下2种严重的并发症。
1、心力衰竭
这是先心病患儿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呼吸急促、紫绀、多汗、尿少、组织水肿、喂养困难、呼吸困难等,慢性心力衰竭者,症状往往是进行性加重,急性心力衰竭往往起病急,是患儿死亡的常见原因。
先心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各有不同。无分流型先心病,比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是因为心室收缩负荷增加,或者发生肺静脉梗阻引起的;而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是因为肺循环血量增加,造成再回流入左心血流量增加,加重左心容量负荷,引起左心室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儿发生心力衰竭,是因为其肺阻力增加了。因而防止心力衰竭可从以上原因入手。
2、肺动脉高压
常发生于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因为左心系统与右心系统之间存在近5倍的压力阶差,造成肺循环血量增加,如果超过正常肺循环血量的3倍以上,就会产生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早期是动力性的,患儿常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心力衰竭;随着病情发展,肺血管阻力会继续增加,导致左向右分流减少,患儿症状减轻,但肺血管病变在继续加重;最后发展成器质性肺高压,造成了右向左分流,患儿表现为紫绀、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此时已经失去了先心病矫正机会了。
因而专家提醒先心病患儿家长,确诊后一定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高氧对心肌梗死及心衰患者的危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