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3堂课学完儿科护考三

时间:2018-11-4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专业儿科护考辅导16年

副高级职称

助产系教务主任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陈忠梅

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营养不良

一.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喂养不当;最早期的表现是体重不增。

二.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三.常见并发症:

1.营养性贫血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也可伴有巨幼细胞性贫血。

2.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尤以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常见。严重水肿型营养不良约有2/3的患儿伴有锌缺乏的症状。

3.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4.自发性低血糖可突然发生,以清晨常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等,不及时诊治,可导致死亡,为营养不良最严重的并发症。

四.分度:

体重低于均值百分比:轻度15-25%,中度25-40%,重度大于40%。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轻度0.8-0.4cm,中度小于0.4cm,重度消失。

五.护理措施:调整饮食,促进消化,祛除病因,治疗合并症

第二节小儿肥胖症

一.诊断标准:患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体重均值的20%即可称之为肥胖。

体重超过均值20%-29%为轻度肥胖;

超过30%-49%者为中度肥胖;

超过50%为重度肥胖。

二.并发症:10%-30%小儿肥胖症可以发展成为成人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

三.调整饮食:在满足小儿基本营养和生长发育所需的前提下,选用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食谱

第三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最常见原因。2.体内储存不足:早产或多胎婴儿及母亲在妊娠晚期缺乏维生素D。

二.临床表现:

1.早期: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多见于3个月以下的小儿。

2.激期:神经精神症状继续加重,主要是骨骼改变。

(1)头部:颅骨软化(3-6个月),方颅(7-8月)

(2)胸部表现:肋骨串珠(7-10肋),肋膈沟(郝氏沟。)鸡胸或漏斗胸,1岁左右

(3)四肢表现:腕踝畸形(6个月以上),下肢畸形(1岁以上)

(4)脊柱畸形及扁平骨盆。

(5)肌肉韧带松弛:运动功能发育延迟。“蛙腹”等。

3.恢复期: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减轻,骨骼改变逐渐修复。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儿童,临床症状消失,少数严重病例可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障碍。

三.护理措施

1.按医瞩给维生素D药物:

(1)口服法初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IU,连用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IU/d,至2岁。需长期大量服用VitD制剂时,最好选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不宜使用鱼肝油,以防发生维生素A中毒。

(2)肌注法重症佝偻病患儿,有并发症或无法采用口服者可一次大剂量肌内注射维生素D20-30万IU,激期1次,注射1个月后改预防剂量口服。

2.防止骨骼畸形及骨折。举例说明:激期患儿骨骼较软,应避免小儿过早、过久地坐站走,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多卧位,睡卧时应注意姿式,以免加重骨骼畸形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患儿的护理

一.致病因素:直接原因血清离子钙降低,根本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

二.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1.惊厥:最常见,鉴别:癫痫,有热惊厥。2.手足抽搐:为本病特有的表现。3.喉痉挛:最危险的表现。

隐性特征:1.面神经征2.陶瑟征3.腓神经征

三.护理:1.急救!先镇静止痉,镇静剂首选地西泮。2.补钙。3.补充维生素D。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新生儿食管长度。

二.易发生溢乳的原因: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紧张。

三.小儿3个月后开始喂淀粉类食物,6个月后可以大量喂淀粉类食物。

四.人乳喂养儿粪便:呈金黄色,均匀糊状,有酸味,不臭,每日2-4次。第二节 口腔炎患儿的护理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局部表现为白色乳凝块样点片状物。不易擦去,强行拭去可见局部潮红;治疗局部可涂抹2%碳酸氢钠溶液和制霉菌素混悬

第三节小儿腹泻

一.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区别:有无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

二.小儿秋季腹泻常见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又称轮状病毒肠炎。发病季节常为11月份左右。 

三.大肠埃希菌肠炎发病季节常为5-8月份。

四.脱水的程度及性质:

(一)脱水程度:注意几个重要的字,稍,明显,极。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占体重百分比

皮肤弹性

口腔粘膜

眼窝及前囟

眼泪

尿量

<5%

稍差

稍干燥

稍凹陷

稍减少

5%-10%

干燥

明显凹陷

明显减少

10%

极差

极干燥

深凹陷,眼不能闭合

极少或无尿

(二)脱水性质:主要看血钠的浓度,等渗性脱水-mmoL/L,低渗性脱水小于mmoL/L,高渗性脱水大于mmoL/L。

五.酸中毒:

轻度

中度

重度

CO2CP(mmol/L)

18-13

13-9

9

精神状态

呼吸改变

口唇颜色

正常

仅呼吸

增快

正常

精神萎靡或烦燥不安

呼吸深长

口唇樱红色

昏睡或昏迷

呼吸深快、节律不整,有烂苹果味

发绀

六.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减低: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严重者出现肠麻痹;活动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率增快,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血压降低,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心电图显示ST段降低、T波低平、倒置或双向、出现U波等。往往在输液的过程中表现低钾血症。

七.低钙低镁:在脱水和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患儿可不出现相应的症状。当脱水和酸中毒纠正后,易表现手足抽搐、惊厥,考虑低血钙,当患儿输液后出现震颤、抽搐,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可能。

八.补液

(一)常用溶液:

1.单一溶液:1)5%(10%)GS无张力。2)NS等张。

3)5%碳酸氢钠高张稀释3.5倍为1.4%等张

4)11.2%乳酸钠高张稀释6倍为1.87%等张

2.混合溶液:(掌握各混合溶液的组成)

2:1液;2:3:1液;4:3:2液;ORS液配制

(二)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防惊补钙(补镁),见酸补碱。

(三)补液方法:

1.口服补液:适用轻度、中度偏轻呕吐不频繁的患儿。轻度脱水50-

80ml/kg,中度脱水80-ml/kg,要求少量频服,并随时给白开水,防高钠血症。

2.静脉补液:适于中度以上或吐泻严重的小儿。

1)定量:轻度90-ml/kg,中度-ml/kg,重度-ml/kg,宁少勿多。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各少补1/4。

2)定性:低渗性脱水补2/3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液,高渗性脱水补1/3-1/5张液。

3)定速:累积损失量约为总量的1/2,应于8-12小时补足(8-10ml/h.kg),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总量的1/2,则在补充累积损失后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5ml/h.kg)。

九.饮食护理:呕吐频繁时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

十.臀红护理:同前。

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呼吸频率、脉搏频率及二者比值

表8-1各年龄小儿呼吸频率

年龄

呼吸(次/分)

心率(次/分)

R:P

新生儿

1岁以下

2-3岁

4-7岁

8-14岁

40-50

30-40

25-30

20-25

18-20

-

-

80-

70-90

1:3

1:3

1:4

1:4

1:5

二.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缺乏SIgA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为病毒感染,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重,

二.特殊类型上感: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A组)、咽结合膜热(腺病毒)。

三.鼻塞时用0.5%麻黄碱溶液滴鼻。

四.高热惊厥:重点掌握

1.常见疾病:上感,肺炎。2.发病年龄:6月-3岁。3.时间:多发生在高热开始后的12小时内。4.镇静止痉首选地西泮。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

1.常见的病原体: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EB病毒等。

第四节肺炎

一.常见病原体:最常见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

二.肺炎心衰诊断标准:

1.呼吸突然加快,安静时>60次/分;2.心率突然加快,安静时婴儿>次/分、幼儿>次/分;3.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4.骤发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5.肝迅速增大,达到肋下1.5cm以上;6.尿少或无尿,颈静脉怒张,颜面或下肢水肿等。

三.肺炎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泡(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常见)。

四.抗生素疗程: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五.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1.鼓励患儿多饮水,以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促进毒素排出及降低体温。2.采取半卧位或头抬高位,并经常变换体位,3.翻身拍背。4.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5必要时给予吸痰,6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平喘药等。

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不同年龄小儿心率正常值(同上呼吸系统)。

二.心率:体温每升高1度,约增加10-15次/分;睡眠时减少10-12次/分。

三.血压估计公式,2岁后按公式计算,收缩压(mmHg)=年龄×2+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测血压时,袖带宽度为上臂的2/3。

四.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脐带、卵圆孔、动脉导管)

1.6-8周后脐血管完全闭锁,形成韧带。

2.出生后5-7个月,卵圆孔在解剖上完全闭合,形成卵圆窝。

3.动脉导管闭合新生儿多在生后数小时到数天内出现功能性关闭,80%在生后3个月、95%在1岁时形成解剖性闭合。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一.先心的分类:临床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即根据左右心腔及大血管之间有无异常通道和血液分流、临床有无青紫,分为以下三大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此类型临床上最常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0%,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多见于法洛四联症、大动脉错位等。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如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等。

二.不同先心杂音的部位、性质、响度

1.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3、4肋间响亮的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2.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杂音。

3.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2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差异性青紫。

4.法洛氏四联症:胸骨左缘2-4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三.不同先心常见的并发症:左向右分流型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右向左分流型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四.手术年龄:外科以根治手术为主。手术年龄一般在2-3岁以上(5-7岁),在体外循环下做心脏直视手术,较重患儿1岁内行根治术。

五.法洛氏四联症出现昏厥时给膝胸位、蹲踞时不要强行拉起。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

1.常见的病原体: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EB病毒等。

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一.骨髓外造血:5岁以下的小儿,由于缺少黄髓,造血的代偿能力低。当需要增加造血时,就容易出现骨髓外造血。

二.生理性贫血:出生后,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增加等因素,至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降至3.0×/L,血红蛋白降至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两次交叉:生后4-6天和4-6岁。

四.贫血的诊断标准: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是:新生儿期血红蛋白(Hb)<g/L,1-4个月时Hb<90g/L,4-6个月时Hb<g/L,6个月以上则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6个月-6岁者Hb<g/L,6-14岁Hb<g/L为贫血。

五.贫血的分度:根据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

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血红蛋白量(g/L)90-60--60<30

红细胞数(×/L)3-42-31-2<1

第二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摄入不足

二.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

三.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宜从小剂量开始;两餐之间;铁剂可与稀盐酸、维生素C、果汁等同服,以利吸收;忌与牛奶、钙片、咖啡、浓茶同服;液体铁剂可使牙齿染黑,可用吸管或滴管服用。服用铁剂后,大便变黑或呈柏油样,停药后恢复,应向家长说明原因,消除紧张心理。

四.注意调整饮食: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是及时添加蛋黄、肉类。

五.疗效观察:铁剂治疗有效者,一般3-4天网织红细胞上升,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血红蛋白1-2周后逐渐上升,

六.口服铁剂的疗程:血红蛋白正常后再用2个月。

第三节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一.发病原因: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

二.如有神经系统症状应先补维生素B12。

三.血象改变红细胞胞体变大,中央淡染区不明显。

四.护理的关键是防止受伤

五.为提高疗效可加服Vc,B6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小儿尿道长度:女婴1-3cm,男婴5-6cm

二.正常小儿尿量: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ml,幼儿-ml,学龄前儿童-ml,学龄儿童为-1ml。

三.少尿,无尿标准:婴幼儿每日排尿<mL、学龄前儿童<mL、学龄儿童<mL即为少尿,每日尿量<50mL为无尿。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见。

二.前驱期 1-3周

三.前驱感染病史:扁桃体炎,皮肤脓疱疮,猩红热等

四.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急性期1-2周

2.重型表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

五.休息:2周内绝对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便可下床轻度活动;③血沉正常可上学,但要避免剧烈体育活动;④尿Addis计数正常后才能恢复正常活动。

六.饮食:低盐低蛋白高热量饮食。

七.使用抗生素的目的:用青霉素或敏感抗生素10-14天清除体内感染灶。

第三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全身凹陷性水肿,开始于眼睑、面部,以后逐渐波及全身,男孩多有阴囊显著水肿,重症患儿可伴腹水、胸水,

二.并发症:1.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次为皮肤、泌尿道感染及原发性腹膜炎等;2.血栓

三.饮食调整:低盐低蛋白

四.皮肤护理:阴囊水肿者,可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

五.治疗药物首选糖皮质激素。 

第四节泌尿道感染

最常见病原体是大肠杆菌,最常见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神经反射:

1.出生时已存在以后终身不消失的反射如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结膜反射、咽反射等。

2.出生时已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一般于生后3-4个月消失,吸吮反射一般于生后1岁左右完全消失,

3.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的永久反射

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各种腱反射等

4.病理反射2岁以内引出踝阵挛、巴宾斯基征(Babinski)阳性可为生理现象,若单侧阳性或2岁以后出现为病理现象。

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

一.化脑的病原体:

1.新生儿和2个月以下的婴儿,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3个月-3岁的婴幼儿,致病菌以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

3.年长儿以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为多见。

二.典型表现: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重。

三.脑脊液改变: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典型病例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似米汤样或呈脓性,白细胞数增多可达0×/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显著降低或测不出,蛋白质含量增多。脑脊液涂片检查和培养可进一步明确致病菌。

四.减轻颅内压的体位:头高位,抬高头肩部15-30度。

传染病、结核、遗传内分泌等章节考试内容很少,在此不做讲述。谢谢您的浏览,望提宝贵意见。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标准


转载注明  http://www.zzzsl.com/lcbx/866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