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会出现坏行为,你是否想过找心理
时间:2016-10-31来源:日常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次
许多孩子身体没毛病,但是在行为上却有问题,例如学习、社会交往出现困难,还有情绪方面的问题等。作为家长,会倾向于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但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时候,就要考虑请心理医生,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方面,心理医生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哪些行为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出现的行为,哪些是低于发展水平的行为而需要矫正的,哪些是问题行为是需要心理干预的,哪些行为是需要进一步发展提高的。
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与众不同,并且不能适应环境时,先不要轻易下结论,说孩子智力有问题,而是需要找心理医生做一些心理检查、分析和诊断,因为有些孩子的行为是超常的,有些孩子的行为则是有问题的。
例如,孩子2岁以内吃手都是正常的;2岁半应该会说话;上一年级的注意力能坚持20~30分钟是正常的;孩子一天都只专心做一件事是不正常的。
另一方面,心理医生可以帮助我们分类孩子不正常的行为,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还是心理疾病,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像适应不良、胆小紧张、爱哭不合群等都属于心理问题;
考试紧张综合征、口吃、计算困难等属于心理障碍;
心理发育迟缓、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孤独症等属于心理疾病。
对于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改变教育方法,给予孩子良好的生长环境;
对于心理障碍,除了改变教育方法外,还需要请心理医生对孩子进行心理训练和行为矫正;
对于心理疾病,应进行心理治疗,甚至需要药物治疗。
总之,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家长又束手无策时,要及早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孩子的问题行为没有定型之前进行有效干预。
文/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教授杨霞
图/源自网络
推荐文章:儿童性教育:教会孩子说“不”!如果你的孩子是剖腹产生的,有必要给他做做心理训练家长们,孩子犯错时别再数落这三件事爸妈们注意了,不要只白癜风怎么治疗白癜风怎么治疗- 上一篇文章: 孩子学习成绩出问题,原来是心理健康搞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