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危害大养护心脏讲方法
时间:2019-4-16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心衰是指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降低,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其早期表现是胸闷、憋气,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还有许多患者会合并腹胀及双下肢压限性水肿。该病一经诊断需反复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重在预防
造成心衰的原因比较常见的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等。所以预防心衰的发生必须以治疗上述疾病为主,如通过药物及放置冠脉支架等手段改善心肌供血;积极控制血压,达到全天血压平稳且都在正常范围;及时治疗心脏瓣膜病;积极控制空腹及三餐后的血糖等。
注重随诊和生活管理
心衰患者往往因为气短等不适症状不得不反复住院治疗,医院随诊及加强日常生活管理,才能有效地减少因心衰而住院的次数。 定期随诊目的:
1.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所服药物剂量,以达最佳疗效。
2.如有气短,腹胀及双下肢水肿等轻微不适,应及时就诊,避免心衰症状进一步加重。
3.经常应用利尿剂的患者应定期复查电解质,避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管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切勿擅自加减药或放弃药物治疗。
2.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其每天饮水量应维持在~毫升,并记录尿量。如尿量减少、体重增加及出现气短和腿肿等情况,应加用利尿剂,并根据尿量和肾功能情况补充口服氯化钾片。平时要注意限盐,应用利尿剂时不要过度限盐,以免出现低钠血症。
3.避免感染。感冒及呼吸道感染往往会使心衰加重,如出现其症状要及时就医。
4.心衰患者也应适当活动,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心悸气短,警惕心脏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