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国际学院伍贵富教授体外反搏与心

时间:2019-2-27来源:日常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在深圳心力衰竭国际发展论坛暨心力衰竭治疗研讨会?深圳站活动中,来自医院的伍贵富的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体外反搏与心血管康复-已知or未知”的精彩报告。

中国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形势严峻

[1]

现状:发病率、死亡率持续攀升、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原因:重视现病“治疗”、偏废“预防、康复”

体外反搏:迎来发展机遇

传统治疗进入瓶颈期,无创性新技术展现魅力

体外反搏:极具潜力希望的治疗技术体外反搏:增加血流灌注,改善心脑循环体外反搏:中国原创、医-工结合样板国际体外反搏研究的3项标志性成果

AcuteHemodynamicEffectsofEECP

体外反搏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应体外反搏与IABP比较的血流动力学差异

[2]

体外反搏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演变

体外反搏的未知:生物力学及力生物学机制

体外反搏的未知:治疗机制

体外反搏:有运动的效果、无运动的风险有效、适宜的心血管康复技术

运动与EECP:相似的作用机制运动与体外反搏:不同的作用机制体外反搏疗法的专家共识EECP+运动康复

◆低危组:有运动能力的病人,与EECP疗法同步开始运动锻炼

◆中危组:运动能力较差的病人,EECP疗法被证实在14天后开始帮助病人增加体力、精力

◆高危组:在体外反搏治疗后运动耐量有所改善后考虑开始运动康复

体外反搏疗法临床指南推荐级别提升新增脑卒中指南推荐体外反搏的生物力学与血管生物学机制研究

[3]

生理切应力通过miR-及其靶标mTOR调控ECs增殖。1)12dyn/cm2生理切应力诱导ECsmiR-的表达;2)mTOR是miR-的直接靶标;3)miR-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4)生理切应力抑制mTOR的表达而miR-inhibitor可以解除生理切应力对mTOR的抑制作用

[4]

[5]

体外反搏:作用与治疗机制多元EECP:Onetreatment,multiplebenefits多病同治临床应用(适应人群)

◆缺血相关疾病:心、脑、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建议)

◆冠心病高危患者:一级预防(建议)

◆其它:血管性痴呆、睡眠障碍(建议)

体外反搏临床应用方案

标准治疗方案(短期、连续)

◆1-2小时/天,累计35-36小时

◆每年重复1-2个疗程

◆康复治疗方案(长期、间断)

◆每周2-3次,每次1-2小时,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ElizabethA.Jackson.HeartDiseaseandStrokeStatistics:Update.ACC.Feb09,.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概要.中国循环杂志,,31:-

[2]BhavanandaT.Reddy,AndrewD.MichaelsJournalofGeriatricCardiology;7(2):67

[3](KuiChen,etal.,?.?Biochem?Bioph?Res?Co.IF2.28

[4]Xiao-yuanWu,etal.,.JCELLBIOCHEMIF3.

[5]Wen-dongFan,etal.,?.?J?CELL?SCI.EpubaheadofprintIF5.32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院长兼心脏中心主任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医科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曾任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专科主任、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专长于冠心病的导管介入诊断和治疗,在体外反搏装置的研发、应用推广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是国际体外反搏领域的核心专家之一和“国际体外反搏项目工作组”的中国区负责人,其学术水平在无创性辅助循环界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撰写或参与撰写的学术文章有128篇发表在中文期刊,23篇发表在英文期刊。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post

chinahf.org

联系-

↓↓↓↓↓点下方“阅读原文”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zzzsl.com/rcbj/917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